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26.net,最快更新红旗最新章节!


    杨少宗肯定是想去的,这是他最想要占领的一个高地,可在他回国的半个月,他确实是希望尽快拿下渣打银行。

    在唐葆华回首都之后,杨少宗立刻乘机飞往伦敦和渣打集团董事会主席康贝斯会晤。

    很多人都会被渣打银行的悠久历史所迷惑,以为渣打银行是一家非常大的银行,实际并非如此,从70年代开始,渣打银行就被汇丰银行彻底的甩出了几个身位。

    渣打银行的总资产是3372亿美元,但从一级资本和负债率来计算,它的实际净资产总额只有133.4亿美金,而汇丰银行是它的十倍,归根结底,双方的一级资本差距太大。

    汇丰银行的股份是非常稀释的,香港中旗虽然持有汇丰银行13700股,已经是第一大股东,所占的控股权却不足4%,即便竭尽所能去收购,最终也不可能达到10%,哪怕是达到10%,想要以这个数额去撬动整个收购合并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渣打银行就不一样了,它在80年代经历过一次强行被收购的风险,资产权开始变得非常集中,仅仅是邱德拔和港龙航空手里就拥有32%的控股权,加上包玉刚基金会,这里面有40%的股份是集中在一起的,只要价格合适就能转让。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香港中旗的总行——中国中旗投行逢低吸纳,目前手中持有7%的渣打股权,通过和这几家的机构的合作,香港中旗实际上已经拿到了另外35%的渣打股权。

    在这个时候和渣打集团董事局谈兼并,对手毫无任何筹码,只能接受中旗投行提出的价码,因为它的股份太集中,净资产率太低,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深受打击,如果没有其他强有力的银行机构和投资者出面——比如说汇丰、淡马锡、摩根大通、李嘉臣之类的,根本没有筹码和杨少宗谈判。

    利用手里持有42%控股权的绝对优势,杨少宗直接飞赴伦敦和渣打集团谈判,实际上,市场上早就知道中旗投行要兼并渣打,渣打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汇丰银行和瑞银虽然有意出手,考虑淡马锡控股、长江实业和港龙航空都已经站在中旗投行的阵营,而且,对手已经利用金融危机拿下了超过42%的控股权,大家只能作壁上观。

    在伦敦实际上只是一次谈价,渣打集团基本放弃了抵抗,表面上的态度强硬只是希望多拿一点价码。

    经过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而重组诞生的香港中旗国际金融控股公司实在是太强大了,7000亿的港元市值是仅次于汇丰的香港第二大上市公司,因为汇丰在伦敦、香港同时上市,如果只是计算在港市值,香港中旗毫无疑问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论市值,香港中旗是渣打的两倍,论一级资本,双方差距三倍,如果论现金流,渣打差了近六倍,香港中旗手中有四百多亿美金的现金流,这是香港中旗能在东南亚血洗任何机构的最大资本。

    在伦敦,杨少宗先是表示中旗投行会帮助新成立的中旗渣打银行涉足内地市场,而且是会给予非常大的帮助,对于渣打银行现有的部分呆账,中旗投行总行会出资解决。

    在此基础上,一边展现合作的空间,杨少宗又一边强硬压价,根本不给对手机会,他实际上没有时间久拖下去,可渣打集团并不知道。

    经过两次的强硬交涉,杨少宗最终和渣打董事局达成一致意见,以110亿美金注资渣打为前提,双方在现有股价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合并之后,香港中旗国际金融控股公司实现在伦敦上市的计划,旗下中旗银行和渣打集团旗下的渣打银行业务合并为新的中旗渣打银行,双方股份对拆,康贝斯担任香港中旗国际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和中旗渣打银行的总裁,梁百韬做为中旗投行总行的全球副总裁出任香港中旗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由于渣打股价低,香港中旗的股价高,对拆合并肯定是利于香港中旗,但是,香港中旗拿出110亿美金的现金注资,并且通过中旗投行总行剥离超过30亿美元的呆账,这已经是康贝斯能为渣打银行股东们所能争取到最高条件了。

    毕竟,渣打银行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市场上对一次的合并毫无疑问是非常支持的,渣打银行和香港中旗的股价都全面上涨,渣打银行的主要股东也支持合并,合并之后的中旗渣打银行将有机会直接深入中国内地市场,在东南亚业务也将有机会重振雄风,有机会和汇丰继续抗衡。

    香港中旗旗下拥有盘谷银行、韩国商业银行,同时通过对东南亚主要国家央行、商业银行提供短期外汇贷款,在马来西亚第三大的大众银行、菲律宾首都银行都持有一定的股份,另外控制着中国内地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中国联合银行,以及在中国通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中都持有股份。

    渣打银行则拥有覆盖整个亚太地区的银行网络,在非洲和南美、美国都拥有自己的分行,特别是向巴西、委内瑞拉、伊朗、柬埔寨、越南、缅甸、坦桑尼亚、埃及都有较大的业务范围。

    双方一旦实现整合,就可以实现最完整的业务范围。

    用美林证券总裁默德尔的话说,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完美合并,我们认为它们双方都会从合并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合并之后,狭义上的中旗系(中旗投行、中国旗创集团、旗州资产管理公司)对香港中旗的控股权会降低到65%左右,中旗投行总行单独占45.73%,第二大股东是中国旗创集团,而环球航运公司、九龙仓、李嘉臣的长江实业、郑裕彤的新世界、中信富泰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都抓住这一契机入股香港中旗成功,原有渣打集团的股东同样转为香港中旗的股东,双方完全合并后,香港中旗借道在伦敦上市,上市公司的简称改为“中旗控股”。

    至此,杨少宗完成了人生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兼并,香港中旗国际金融控股公司成了一个市值破万亿港元的大公司,旗下100%拥有中旗渣打银行、香港中旗国际投资银行公司、香港中旗国际保险公司三大子公司,中旗渣打银行同时持有对盘谷银行、韩国商业银行、三洋证券的绝对控股权。

    完成了兼并案后,杨少宗颇有点如释重负,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使命,从现在开始,他为中国内地资本打开了一条通往世界的大门,前往他们想要去的每一个地方,有了香港中旗,内地企业想要兼并外企,就会拥有一个重要的合作机构和财务顾问,为他们提供兼并策略、资金,为他们提供所必需的政治和媒体公关服务。

    至于收购力拓,这不是他的任务,他不可能去干这种事情——他重来不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成功概率太低,香港中旗只是担任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的财务顾问和兼并盟友,为他们提供流动资金,帮助他们以小吞大,香港中旗顶多是最后保留5%左右的股权。

    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将力拓分散的股权集中起来,通过十家到二十家合作的投资机构持有力拓超过40%的股权,然后一击必杀,将整个力拓吞并掉。

    1998年11月17日,杨少宗在预定的时间乘坐专机飞回内地,此时,他已经辞去了中旗投行董事会主席的职务,新的董事会主席一职由她的妻子萧薇女士担任,萧薇同时是中国旗创集团的董事,其他的人事一概不变。

    这一次回去,杨少宗还是和妻子萧薇一起回去,他们要去首都参加一个等待了一个月才终于有机会举行的庆典。

    此时,杨少宗在国内早已然是一个传说般的存在,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在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经济学界取得过他如此之高的成就。RO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